地理环境

位置境域

南昌市全境最高点梅岭主峰洗药湖中的洗药坞,海拔841.4米。全境以鄱阳湖平原为主,东南相对平坦,西北为丘陵;全境山、丘、岗、平原相间,其中岗地低丘占34.4%,水域面积达2204.37平方千米,占29.78%,在全国省会以上城市中排在前三位。 全境以平原为主,占35.8%,东南相对平坦,西北丘陵起伏,水网密布,湖泊众多。王勃《滕王阁序》概括其地势为“襟三江而带五湖,控蛮荆而引瓯越” [2]。

南昌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,气候湿润温和,日照充足,一年中夏冬季长,春秋季短。南昌市是“夏炎冬寒”的典型城市,夏天炎热,有火炉之称;冬天较寒冷。年平均气温17℃~17.7℃,极端历史最高气温40.9℃,极端历史最低气温-15.2℃。 南昌市地处北半球亚热带内,受东亚季风影响,形成了亚热带季风气候。冬季多偏北风,夏季多偏南风。 市内热量丰富、雨水充沛,光照充足,且作物生长旺季雨热匹配较好,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气象条件,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。但是,由于每年季风强弱和进退迟早不同,气温变化较大,降水分布不均,高温干旱,低温降雪冷害和暴雨洪涝台风等气象灾害发生较频繁,给人们生产、生活带来不利影响。 年降雨量1600~1700毫米,降水日为147~157天,年平均暴雨日5.6天,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.5% [5]。 年日照时间1723-1820小时,日照率为40%,7、8月最多,2、3月最少。光照分布与农作物生长旺季基本同步,对农业生产有利。太阳辐射南昌为太阳辐射观测二级站,进行总辐射和净辐射观测。1986~2003年平均总辐射量为4279.02兆焦耳/平方米,1992~2003年平均净辐射量为2078.67兆焦耳/平方米。 由于风力受地形和地理位置影响较大,南昌、新建、进贤均有部分地区临鄱阳湖,风力较大,属风能可利用区;安义不临鄱阳湖,除特殊地形外,风力较小,无利用价值,年平均风速2.3米/秒。年无霜期251-272天。适合植物花卉生长,是营造“花园城市”的理想地区 [5]。

南昌市全境以平原为主,东南平坦,西北丘陵起伏,南北长约112.1公里,东西宽约107.6公里。

总面积7402.36平方公里,平原占35.8%,水域占29.8%,岗地、低丘占34.4%。 全市平均海拔25米,城区地势偏低洼,平均海拔22米。南昌市西部是西山山脉,最高点梅岭主峰洗药坞,海拔841.4米。

地形地貌

南昌市地处江西省中部偏北、赣江、抚河下游冲积平原,滨临鄱阳湖。地势总体西北高、南东低,依次发育低山丘陵、岗地、平原,呈现层状地貌特征。 以赣江为界,赣江西北部为构造剥蚀低山丘陵、岗地,赣江以东为河流侵蚀堆积平原,河湖港汊纷布,辫状水系发育。

南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,拥有众多文化遗址,如滕王阁、西山万寿宫、汉代海昏侯墓等。同时,南昌也是“一带一路”重要节点城市和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。

南昌之所以泉水众多,是因为它的独特地形地质构造。南昌处在山东省的心脏地带,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,正好把它夹在中间,为一平缓的单斜构造,高差达500多米,市区的地势自然也就随之南高北低,这种南高北低的地势,利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向城区汇集。

南昌地下是可溶性灰岩,在漫长地质变迁年代,经过多次构造运动和长期溶蚀,形成了大量溶沟、溶孔、溶洞和地下暗河,成了能够储存和输送地下水的地下管网。南昌南部山脉大量的地下水,沿着石灰岩地层潜流,纵横交错,一路向北,遇到了北郊组织紧密的岩浆岩的阻挡,如同一面天然设置的石墙,将水脉阻断拦蓄。最终,拦蓄在这里的大量地下水,凭着强大压力,沿地下连接地表的许多裂缝和通道,一股脑的涌出地面,于是就出现了天然涌泉。也正是这样的地质构造,使得南昌虽然处在河北平原和鲁北平原地震带上,但地下的震动,却可以被地下水最大限度的有效缓冲。

气候

南昌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,气候湿润温和,日照充足,一年中夏冬季长,春秋季短。南昌市是“夏炎冬寒”的典型城市,夏天炎热,有火炉之称;冬天较寒冷。年平均气温17℃~17.7℃,极端历史最高气温40.9℃,极端历史最低气温-15.2℃。 南昌市地处北半球亚热带内,受东亚季风影响,形成了亚热带季风气候。冬季多偏北风,夏季多偏南风。 市内热量丰富、雨水充沛,光照充足,且作物生长旺季雨热匹配较好,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气象条件,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。但是,由于每年季风强弱和进退迟早不同,气温变化较大,降水分布不均,高温干旱,低温降雪冷害和暴雨洪涝台风等气象灾害发生较频繁,给人们生产、生活带来不利影响。 年降雨量1600~1700毫米,降水日为147~157天,年平均暴雨日5.6天,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.5% [5]。 年日照时间1723-1820小时,日照率为40%,7、8月最多,2、3月最少。光照分布与农作物生长旺季基本同步,对农业生产有利。太阳辐射南昌为太阳辐射观测二级站,进行总辐射和净辐射观测。1986~2003年平均总辐射量为4279.02兆焦耳/平方米,1992~2003年平均净辐射量为2078.67兆焦耳/平方米。 由于风力受地形和地理位置影响较大,南昌、新建、进贤均有部分地区临鄱阳湖,风力较大,属风能可利用区;安义不临鄱阳湖,除特殊地形外,风力较小,无利用价值,年平均风速2.3米/秒。年无霜期251-272天。适合植物花卉生长,是营造“花园城市”的理想地区 [5]。

冬季亚洲大陆北部形成了蒙古高压,南昌被极地大陆气团所控制,常受来自北方冷空气侵袭,寒冷晴朗,雨雪较少,多偏北风。夏季受热带、副热带海洋气团影响,盛行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,天气炎热,雨量充沛,光照充足,多偏南风。春季和秋季是冬季转夏季、夏季转冬季的过渡季节,风向多变。一年之中,在不同季节,南昌市处在不同大气环流控制之下,构成了春暖、夏热、秋爽、冬冷四季变化分明的气候。南昌冬季长达136~157天,一般在11月上旬至次年3月下旬;夏季为105~120天,一般在5月下旬至9月上旬;春、秋季最短,都不足两个月。加之三面环山的地形,令水汽和热空气回流聚集不宜扩散,多于一般北方城市的夏季降水。